nobody knows nothing - William Goldman 

What this old saying means is that you never know for sure what's going to work and what's going to flop.

我是一个不可知论者。

时光如梭。自从2007年我创立国内最早的微博之一:叽歪网,一眨眼已经过去了六年。

记得最初,大家还在讨论中国的Twitter中文名字起什么比较好;大家认为Twitter和其他昙花一现的产品一样,会很快在Geek圈内引爆,然后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大家争论Twitter是媒体还是社区……

当年我只是跟随个人的直觉和喜好,喜欢上了Twitter,所以并不在乎大家讨论的这些问题结论是什么。虽然有些时候不得不讨论这些话题,因为所有人对未知事物都充满好奇。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答案:Twitter的中文名叫做微博;微博成了人们生活必备;微博是一个强大的媒体而非社区。

在亲身经历了中国微博发展六年后,作为一个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最大的感触是熊彼得(Joseph A·Schumpeter)的技术创新理论(Technical Innovation Theory)。

这个理论指出了发明和创新的本质区别:
  • 发明,是新技术从无到有的过程;
  • 创新,并不仅是某项单纯的发明,它是将发明应用在生产中,并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过程。只有被市场广泛接受使用,并对原有体系产生巨大影响,才是创新。

从这个角度看来,中国的微博创新鼻祖是新浪无疑,因为是新浪微博真正让中国网民接收了这个新事物。而叽歪,最多算是一次发明。

延展开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搜索关键字广告的发明者不是Google,但是搜索关键字广告是Google的创新了。


因为叽歪被关闭的缘故,每当有朋友聊天说起叽歪,就会聊到当时被关闭很可惜,不然就是今天的新浪微博云云。其实,我认为即便叽歪没有被关闭,也不会有机会发展,因为新浪微博的强大。甚至其他互联网巨头和新浪比起来,做微博也不会占到便宜,因为新浪的三个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给它的定义是三点:①偷不走;②学不会;③拿不去。

我一直认为新浪微博有三大核心竞争力:媒体定位、名人运营和政府关系。
  1. 专注媒体定位:
    微博是媒体,而国内互联网门户和巨头中,只有新浪是媒体(利润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媒体相关业务,而非游戏,如腾讯和网易);
  2. 名人运营能力:
    新浪名人博客的成功运营,不但积累了大量名人关系资源,可以无缝对接到微博上;同时团队的组件和运营流程的磨合,也不是其他公司一朝一夕可以组建起来的;
  3. 政府对其舆论监管能力的信任:
    作为国内第一次互联网浪潮中最早的新闻门户,新浪和政府之间对于媒体内容把控有相当大的默契。还有高管和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紧密,更有利于发展微博这种有重大政策风险的业务;

这三点我在2011年上半年就有总结,是我最欣赏新浪微博的三个方面。今天回顾过去,应该已经是行业的共识了。

而新浪微博在发展中,我所最不欣赏的,就是2011年在做得三件战略调整:定位失焦、过度做加法和丧失品牌。
  1. 定位失焦:微博本身是媒体,新浪也是媒体。微博通过媒体属性迅速占领市场后,新浪却希望借助刚刚起步的微博,去以卵击石对抗腾讯的即时通讯工具(微博聊天)和类Facebook相关功能。(学什么不好学腾讯做社区,一点性格都没有了!还是做好媒体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吧!)
  2. 过度做加法:新浪微博一度失控,各种功能模块层出不穷,让用户眼花缭乱,最后都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
  3. 丧失品牌:在Google的律师不断提醒公众“Google”不是搜索品类名时,新浪微博启用了weibo.com域名,将“微博”这个产品品类名作为自己的域名。这样做从短期来看貌似能够占到相当大的便宜,但是我认为从长期来说,这个域名并不合适。
当然,从2011年看。这些做法的正确与否,还是 nobody knows nothing 。把这些写下来,是因为微博在2012年终于走过了拐点,经历了高速发展后,活跃度下降了40%,心里有所感触。

我相信,微博作为一个生活基础类服务已经开始深入影响社会发展历程,创新已经由新浪历经三年时间完成,未来中国的发展中,微博可能会成为多个历史性事件和里程碑的载体。

而活跃度的下降,也并不是坏事。因为凡事的发展,都要经历高速发展后的洗礼和沉淀。相信新浪微博经过2013年的沉淀后,将酝酿出中国社会化自媒体真正的美酒。


附1:硅谷DingDing TV访谈我的节选(新浪微博的三个核心竞争力)
完整版: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2NDgwODky.html


附2:用户活跃度下降 2013年的新浪微博何去何从?
http://it.sohu.com/20130207/n3657865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