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战国策·秦策五》

这句话说明了有能力坚持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我想,坚持可能有三种:
  1. 为了突破生理极限的坚持;
  2. 为了实现事业理想的坚持;
  3. 为了探索生命意义的坚持;


一、21公里北京半程马拉松

从小到大,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长跑,虽然我肺活量6750毫升,立定跳远成绩2.82米。

每次长跑我都很痛苦,因为实在太累了。我仍然记得很清楚:大学最后一次体育课的三千米考试,我还是偷着少跑了一圈儿后,才刚好能及格。(这是我以前跑的最长的距离…… 三千米减一圈儿)

今年AAMA号召大家跑马拉松时,我本没想到要参加。忽然有一天,我想到好像长跑还是自己的一个未突破挑战。因为今年我的跑酷和MMA训练强度比较大,感觉体能应该和以前应该不可同日而语了吧!便打算报名四分之一程(10公里)。再后来又想了想:既然挑战,就来个大一点的。

于是最终报名时,报了半程马拉松(21公里)。

既然报了马拉松,当然就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了…… 所以我在24日前,训练了两次:
  • 某日,在清华操场上跑了15圈儿(6公里),感觉比较轻松,没有疲劳感,不喘;
  • 23日晚上,围着家里的小区跑了一圈儿(2公里),感觉挺累的,腿软……

2010年10月24日,大雨。北京马拉松赛在天安门广场开跑。

因为没有经验,换下来的衣服和包没能寄存到车上,只好丢在天安门广场的志愿者身边让她们帮忙带到终点了。

刚刚开始跑的时候,觉得心里很没底,因为头一天晚上跑的有点累。而且可能是因为半夜跑步的缘故,所以一直睡不着直到到4点,而6点就起床了。很注意速度不要太快,要匀速,同时调整腹部呼吸等等。
  • 5公里:到了迷你马拉松终点的时候,感觉身体已经进入状态,就不太担心了。(就是雨有些大……)
  • 10公里:到了四分之一公里,觉得不累,就是有点冷;
  • 15公里:基本上身体已经被冻僵了,同时进入疲劳状态。不敢休息,怕一休息身体就彻底凉了;
  • 20公里:总觉得有点迈不动腿。。。速度比走快一点点。靠意志坚持着;

最终,在2小时20分钟后,我抵达半程终点。

在终点的感慨:
  • 过了终点没人接待,大家各回各家…… 很没成就感……
  • 气温很低,大风,薄衣服全部湿透。没有衣服换,只好用体温把衣服先捂干,然后靠体温取暖……(看着大街上其他人都穿着羽绒服级别的干衣服,很是羡慕…… 大家也都可怜的望着我……)

最终,AAMA亚杰商会的马拉松小组在新中关汇合腐败庆祝。


二、22年磨一剑

跑完马拉松后两日,TEEC组织的会员企业互访活动,访问了清华池燕明学长创立的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让我看看了另外的一场马拉松:
1988年,立思辰创始人——几名清华学生开展勤工俭学,在校内开办了一家复印社,唯一的资产是一台价值1000元的二手复印机。如今立思辰是中国最早进入办公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与服务市场的服务提供商之一。凭借先进的新型商业模式、高成长性以及持续创新能力,2009年10月,立思辰成为“十年磨一剑”的中国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之一。

在我和池学长交流的过程中,看到了一场22年的马拉松长跑:从学生勤工俭学进入复印服务领域,到2009年在打印复印服务外包领域上市,这是怎样的一种坚持!


三、77天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

另外一种坚持,来源于对生命的探索和追求。

偶尔在网上闲逛,看到了这篇强驴贴:77天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强驴杨柳松著)

让我热血沸腾了很久,只是这种玩法,可能我是不会选择吧!毕竟作者经历了两次濒死边缘,让我们能看到这篇游记成为一种幸运:第一次是缺水,如果不碰巧下雪的话就……;第二次是快走出来的时候,所有装备都报废并且没有食物,如果不碰巧碰到本地人的话就……;


最后,我开始想人们之所以“坚持”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选择“坚持”?

如果按照用进废退的理论,那么一定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坚持”。
也许可以借用一句武侠小说的说法:没有人经历过”不坚持“,因为”不坚持“的人都已经死了。

让我们一起对比回顾一下五年前,即2005年第二期互联网泡沫阶段,融资和市场宣传都非常成功的企业吧。那些大张旗鼓宣称两年后上市的快公司,现在开始坚持;那些能够踏踏实实做产品业务的慢公司(如豆瓣、大众点评),现在继续坚持。

我们应该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